首页 / 教育 / 正文
家长群:从静悄悄到真热闹

Time:2023年06月03日 Read:1 评论:0 作者:小陈

image.png

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折纸素材折出了自己的作品。吴星星供图

疫情期间,因为不能见面,家长群成了我和家长、幼儿交流互动的主阵地。为了让幼儿在家也能合理安排时间,过得充实而有意义,我竭尽所能上网搜集各种既结合当下疫情,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,每周整理打包发到家长群,供幼儿学习和游戏。家长群里本应是热闹非凡、互动频繁的,但我却发现,不管发什么,回应的家长总是寥寥无几,甚至无人回应,像一颗石子投入一片平静的湖面,只泛起几层淡淡的涟漪就消失不见了。

当满腔热情地把精心挑选的资料发到家长群,却连一句“谢谢”都收不到时,我的内心充满了挫败和疑问: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对教师的辛勤付出视而不见、默不作声?是没看到还是对教师的做法不认同?

寻找家长沉默的原因

为了解原因,我私下联系几位家长进行交流。通过与家长倾心交流,我了解到,家长并非对教师发的内容视而不见,只是他们有着自己的苦衷。

之一,家长没有充裕的时间陪幼儿学习和游戏。疫情期间,虽然家长和幼儿都被隔离在家,但很多家长并没有停止工作,而是在家办公,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幼儿。特别是班上还有一些在抗疫一线工作的家长,他们的工作比平时更加繁忙。可可妈妈告诉我,自己和可可爸爸一直处于工作状态,只有下班和周末可以陪孩子,平时都是由奶奶照看。家长没有充裕的时间陪伴幼儿,老人又不会用电脑,这些客观因素导致家长对教师发送的资源包爱莫能助。

第二,家长不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。我了解到,家长非常希望孩子在家也能学有所获。教师提供资源包供家长在家指导幼儿,本来是一件好事。然而,壮壮妈妈却向我反馈:对于教师提供的内容,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教。比如一个“认识时间”的小课件,壮壮看了好几遍都不理解,妈妈也不知道怎样说才能让壮壮明白。

这说明,在引导幼儿方面,家长缺乏专业的指导策略。还有的家长并不理解幼儿“在做中学”“在玩中学”的学习方式,认为教师总是提供一些小游戏、小制作让幼儿玩,而没有提供一些真正的“学习内容”,所以忙着带幼儿参加各种校外线上辅导课。这说明家长并没有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。

家长不理解教师,也缺乏适宜的指导策略,这些因素使得家长在主观上不愿意落实教师发来的活动内容,把教师的好心当成了任务和负担。

了解家长群静悄悄的原因后,我对疫情期间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反思。比起以往的幼儿园教育,疫情使得实施幼儿教育的场所和主体发生了变化。教育场所从幼儿园转变为家庭,教育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家长。然而,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与作用的削弱,教师仍需要发挥主导作用,只不过从教育的前台转向后台,通过指导家长以及配合家长的亲子教育活动间接发生作用。这意味着教师的指导对象不仅是幼儿,还应包括家长。

面对幼儿,教师总会从他们的兴趣需要出发,结合他们的经验水平开展活动。可面对家长,我却忽略了他们的需要及亲子教育的经验水平,也忽视了他们同样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,将其视为教育的被动实施者。

我意识到,造成家长群静悄悄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家长,而是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出了问题。随后,我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,调整了指导策略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次投入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层层浪花。

明确家长及幼儿需求

在居家隔离早期,因为教师无法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观察了解,所以一开始都是凭自己的经验搜集一些学习内容发给家长。然而,幼儿究竟对什么活动感兴趣?在家学习、游戏的实际情况如何?家长的养育特点是什么?是否能胜任指导幼儿的活动?这些情况都不得而知。

有效的支持应该建立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。因此,我设计了“疫情期间班级活动幼儿(家长)问卷”展开调查。在幼儿调查问卷中,了解幼儿对教师提供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,哪些内容不感兴趣,自己还想学习什么。在家长调查问卷中,了解家长目前的工作状况,家长对幼儿的期望,在指导幼儿方面存在的困难,以及对教师教育活动的改进意见。

从对幼儿的调查结果来看,折纸、剪纸类的制作活动和科学小实验类的探究活动最受他们喜爱。从对家长的调查结果来看,因为现阶段处于大班下学期,马上面临升小学,近半数的家长希望教师提供一些幼小衔接方面的内容,包括数学、古诗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。部分家长建议教师推荐一些优秀绘本,减少幼儿看电子产品的时间。幼儿和家长的真实反馈给了我很多启发,犹如一盏明灯,使迷失在线上教育活动中的我找到了方向。我开始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家长的建议,有目的、有针对性地投放活动内容。

为家长提供专业育儿指导

疫情期间,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,但家长毕竟不是幼儿教育专业人员,作为专业人员的幼儿园教师需要对家长进行高质量的亲职教育。

亲职教育就是指导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。班上的家长有的不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,担心教师提供的内容都是让幼儿在玩。所以我私下与这些家长交流,帮助他们理解学前年龄段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是“在做中学”“在玩中学”,明确幼儿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,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。

对于一些在指导幼儿方面存在困难的家长,我亲自录制视频讲解,借助平时在幼儿园引导幼儿的具体案例,帮助家长理解“如何在幼儿已有经验水平的基础上,借助材料,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引导他们小步递进地积累新经验”。通过对家长进行理念上的引导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指导,他们渐渐消除了内心的误解和芥蒂,终于愿意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,积极与我探讨亲子教育的问题和想法。

让家长看到幼儿的成长

作为家长,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幼儿的成长。如果能让家长看到幼儿在教师引导和自己帮助下一点一滴的进步,教师的工作也将更容易被家长认同和支持。反思线上指导初期,单向传输活动资料,并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,我立刻调整教育策略,在班级开展了“我当小老师”活动,把自上而下的活动资源发布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活动“众筹”,每天邀请一名幼儿当小老师,分享自己擅长并感兴趣的内容。

小老师的视频在家长群发布后,大家都被这种新颖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。小老师们各展所长,在视频中分享有趣的科学实验、好玩的数学游戏、精美的手工制作、生活中难忘的经历、百科知识等,这些更贴近幼儿兴趣和经验的内容深受大家喜爱。

对幼儿来说,当小老师的过程也充满了挑战。阳阳为了教大家折“好玩的毛毛虫”,一遍遍练习,保证在视频中的操作示范清晰准确。恒恒为了向大家介绍“神奇的太阳系”,在讲解中努力克服口吃的毛病,完整流利地进行了表达。在“我当小老师”活动中,家长和幼儿一起亲历学习过程,切身体会到幼儿的转变和进步,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

疫情期间,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地凸显。身为教师的我,也开始真正思考,教师与家长究竟应怎样相处,才能让家长意识到幼儿园的活动不是负担,而是体验幼儿成长的惊喜的过程。我真切地认识到,在幼儿教育中,家长与教师同等重要。无论什么时候,教师都必须努力把家长卷进专业教育场域中,更好地发挥家园合力,这对幼儿的成长、课程的革新,都同样重要。

(作者单位: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实验幼儿园)

作者:吴星星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0年05月03日第4版版名:学前周刊·成长


标签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排行榜
关于我们
好问百科是生活百科知识网站,通过(haowq.com)您可以找到汽车房产、娱乐旅游、网络游戏、电商产品、健康教育、情感励志等百科知识,还可以了解更多日常生活小妙招以及各种经验技巧。
本站导航
网站地图
RSS订阅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在线留言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免责声明
扫码关注
CopyRight 2023 https://www.haowq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好问百科网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0012912号-4
本站发布的[所有内容]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。如有内容侵犯作者权利,违规,请联系我们删除:25538@qq.com